广西中医药大学百年乐制药有限公司
热销产品   
新闻详情

辨识体质“治未病”

浏览数:278

叶又红

   去年,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专门指出,要加强对中医学“治未病”理念的思考和研究,进一步凸显其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价值。她强调,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在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本市曙光医院、岳阳医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试点工作的要求,随即与昆仑-炎黄公司等密切合作,运用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KY3H健康保障模式,组建了KY3H治未病中心,开展了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的“治未病”服务工作,在理念、思路、方法、机制以及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初步经验,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日前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还特地到沪参加上海市“‘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和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那么,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对广大群众有什么好处、如何来“治未病”呢?记者采访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查德忠副司长。

   何为“治未病”?

   “治未病”理论始于传统中医经典书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就是说高明的医生治病,是能够在病情还没有发展到某种状况时,他就已经能掌握病情,配合早期治疗,或刚要发生于萌芽之时就歼灭于无形,预防病情的发作。如果等疾病已经形成才去治疗,就像渴了才去打井,战争起来后才想到去打造兵器,不是太晚了吗?

   据《史记·扁鹊仓公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就是位“治未病”的名医。当时扁鹊路过齐国,齐桓侯接待了他。扁鹊看到齐桓侯后说:“您有病在肌表,不治就会加重。”齐桓侯说:“我没病。”扁鹊走后,齐桓侯对左右人说:“扁鹊这个人就是徒有虚名,把没病的人说成有病来骗取功名。”过了五天,扁鹊再次拜见齐桓侯,说:“您有病在血脉,不治恐怕要深入。”齐桓侯很不高兴地说:“我没病。”又过了五天,扁鹊见到齐桓侯说:“您有病在肠胃,不治恐怕要加重难治了。”齐桓侯非常不高兴,干脆不理扁鹊……又过了五日,扁鹊远远望见齐桓侯转身就跑。齐桓侯感到很奇怪,忙派人问扁鹊原因。扁鹊说:“君王疾病在肌表时,用汤熨可以治疗;在血脉时,用针灸砭石的力量可以治疗;在肠胃,可以配合酒剂治疗;现在疾病已经深入骨髓,就是神仙也没有办法了。”又过了五天,齐桓侯果然发病了,连忙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走了,齐桓侯最终不治身亡。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在非器质性的阶段治疗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进入器质性的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因此,为医者不但要善于治病更要善于识病。疾病在未病的阶段,在未成形的阶段,你能否发现它,截获它,使它消于无形。像扁鹊望齐桓侯之色一样,病还在皮肤就发现了,在皮肤就进行治疗,应该不费吹灰之力。等到晚期癌症了你才发现它,又有多少意义呢?

   如何发现“未病”?

   目前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处于诊断已病的阶段,就是说这个诊断技术再先进,也只是诊断出那些已成形的病,对于未病,对于尚未成形的病,现代的诊断还无能为力。当然,今后科技发达了,有了基因诊断,只要检查婴儿甚至胎儿的基因,就能发现将来的疾病,到了这个阶段,就应该是知“未病”了。不过,现代医学也在朝发现“未病”的方向努力。比如我们经常把有癌症家族史或有遗传倾向的人群、有抽烟等不良嗜好的人群、患有与癌症相关的慢性病人群、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人群等当作肿瘤预防中的“高危人群”,因为这些人比普通人的癌症发生率要高许多,如果这些人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及定期检测,那么这些人的肿瘤发生率就会大大降低,至少也能做到早期发现。还有,我们常说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往往具有肥胖(腰围过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等特征,如果你的这些指标已经接近这5项“高度”或已经有1项或2项已经达到指标,就应敲响警钟,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预防,是可以避免发生代谢综合征的。

   然而,祖国医学在认识“未病”方面是有自己的特色的,尤其擅长在你还没有疾病症状的时候就根据你身体的形态、脉象和体质,推测出你容易得的某种病或将要得的某种病,并为你提前制定防病的方法,你依此去做,就可以预防或延缓重大疾病的发生。去年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在一次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中医体质辨识为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通过调整体质,可以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因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根据人体形体特征、心理特征、常见表现、发病倾向及对外界适应能力等的不同,中国人的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9种。通过体质辨识,可使人们知道自己的体质类型,自知身心健康与否的根源;自知易患疾病的规律、病变特点和发展趋势;自知现阶段身心健康状态;自知现阶段干预、治疗、康复后的效果。

   如何辨识体质“治未病”?

   其实,辨识体质“治未病”就是一种健康管理,是将人的健康问题由笼统化转化为个性化,用于健康评估,用于具有疾病危险因素的、亚健康状态的、慢性疾病及康复期的人群与个体,依此为他们进行生活行为指导、养生保健、医疗干预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1、应用于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不是对每个人提供同样的服务,而是通过健康评估来对人群进行筛选分类,然后根据不同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来制定健康改善目标,在此基础上选用针对目标的干预措施,最终达到有效降低危险因素的目的。目前的健康评估,多是依据西医理化检查,将指标异常作为健康不健康的标准,但在加入中医体质辨识后,就能对虽然体检指标正常,但已是偏颇失衡的体质状态进行早期干预。比如,一个人肝功能是好是坏,仪器可以查出来,但如果一个人焦虑,这些仪器是查不出来的,体质辨识是补充了机器不能够做到的那部分。各种体质偏颇是疾病发生失调的内在依据。同时,正是由于体质的不同,导致机体疾病的发生与转归也不尽相同。因此,通过体质辨识,可以将中医药引入现代健康管理领域。

   2、应用于生命前期的防护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大约有80-120万的新发出生缺陷病例,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努力将遗传出生缺陷控制在受孕前,就要重预防、“治未病”。

   体质差异、个体体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所决定的,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背景,这种由遗传背景所决定的体质差异,是维持个体体质特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条件。体质形成的先天因素包括先天之精(含有遗传基因)的遗传性和胎儿在母体内孕育情况等两种因素。明确体质状态,尽可能将遗传以及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影响降至最低,把“治未病”工作提到生命前期,对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和国民整体健康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3、应用于亚健康人群的防治

   通过在全国进行2万例调查后的分析显示:各种偏颇体质与亚健康关系密切。同时,发现疼痛型亚健康与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正相关;早衰型亚健康与阳虚质、痰湿质正相关;疲劳型亚健康与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正相关;心理型亚健康与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正相关。这些研究说明了体质与亚健康的关系,为依据不同体质类型制定相应的调体措施、改善体质偏颇状态、防治亚健康提供了依据。

   4、应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危人群的防治

   根据疾病负担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我国的主要疾病负担,占全国城乡疾病总负担的60%以上,在大城市尤为突出。慢性病多数难以治愈,需要终生治疗。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健康,也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家庭负担。慢性病实质上是生活方式、行为、情绪等造成的身心整体失调的局部体现。临床上,对高危人群的防治面临着“临界状态无人管、临界状态无法管”的尴尬境地。因此,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危人群的筛选、预防是防止这些疾病发生、降低病死率、减轻医疗卫生经济负担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从调整生活方式入手,能够改善体质偏颇,预防慢病的发生。研究还显示:痰湿体质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要根据体质类型建立辨体防治方案,对高危人群进行方药干预,纠正体质偏颇,从而达到对相关疾病预防的目的。  

来源:文汇报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东葛路60号

电话:0771-5862051  

          0771-5863170

传真:0771-5855189              

舆情举报电话:15578006011   

版权所有 广西中医药大学百年乐制药有限公司 桂ICP备05009493号  

Copyright (C) cnbnl.com 1998-2016,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公众号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留言
回到顶部